
◆以貝殼、海膽等海洋生物的殼貝拼貼的精緻作品,許多受難者具有藝術素養,作品深得大家喜愛,對購買基本生活用品,稍有幫助,也有當作禮物贈送難友。對於沒有家人接濟的外省籍受難者,販賣貝殼畫給集中營福利社的所得,對他們的生活不無小補。(左:林粵生 提供,右:陳鵬雲 提供)
◆小提琴上下的響板,採自在綠島解體的沈船,以甲板楓木雕刻成型;側部取自被颱風擊倒的營舍檜木窗板,用沸水煮軟,入模具中成型;琴頸和琴弓,以廢棄硬木鋤頭柄製成,其它指板等件,都由營區木工部難友提供、協助。E弦和A弦從廢棄電纜線當中抽取,D弦和G弦必須以自製的器具纏繞銅線;琴弓的弦則是林投根部的纖維製成。琴盒以紙板、內衣成型,一層一層加厚定型。(陳孟和 提供)


◆受難者利用勞動、上課以外的時間,手抄吉他的練習樂譜,吉他的線譜是用蕃薯刻成印章一般,沾墨蓋成線譜。(吳水燈 提供)



◆星象圖。原台大醫院眼科主任胡鑫麟醫師,在綠島新生訓導處被監禁十年期間手繪。現由其子,小提琴家胡乃元收藏。(胡乃元 提供.台灣游藝 翻攝)
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